来历:今日保
作者:徐晓
2020年的终究一天,《我国银保监会关于修正的决议(征求意见稿)》下发:外资份额不得超越总股本的51%的规矩删去。
这一等待多年的待遇将落地,一众外资巨子欲试。随之,第二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呈现实质性音讯。
2021年,我国入世20年。随同上述方针的征求意见,外资注定成为本年的热词。
从当年的“狼来了”到许多外资巨子分崩撤离的“七年之痒”,再至多年规划份额的“狼变成羊的如鲠在喉”,关于外资业界一向难有一个明晰的概括认知。
实力几何,才能几何,外资到底是怎样的?从1949年曾经的彻底打开,到1952年之后的彻底关闭,再到1992年重启“有操控的打开”,外资入华恰似走了一个“之”字,其间有许多故事值得品尝。
由此,也能够看到一个更明晰的外资。
1、引子:入世、大国总理与稳妥
从1992年到1998年,我国仅仅零散赞同了几家外资稳妥公司在华开业,打开地址会集在上海、广州。
1999年4月,在朱镕基总理出访美国、加拿大前夕,我国政府史无前例地一次赞同4家外资稳妥公司筹建在华营业性组织。
正是从这一年起,人们能够感觉到我国稳妥商场对外打开的速度显着加速,并且,越来越严密地与我国参加WTO商洽结合在一起。
此刻,从1986年开端的我国“入关”、“入世”商洽(以1995年划线,之前为参加关税交易总协议 GATT商洽,之后为参加世界交易组织WTO商洽)现已进行了13年,1999年起进入攻坚阶段。
在WTO商洽桌上,不论中美仍是中欧之间,稳妥商场的打开一向是一个重要砝码,两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寸土必争。
WTO触及我国改革打开的方方面面。即便到今日,稳妥业的开展在我国并不那么显山露水,其体量和位置远远落后于银职业、证券业,为什么稳妥(尤其是寿险)商场打开会成为当年我国“入世”商洽中的一个重要砝码?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但1999年我国商场寿险保费只占世界的0.75%;寿险是一个“圈钱”的职业,其堆集资金的才能一点点不比银行差;寿险事务触及人数之众、时间跨度之长是其他金融范畴无法比拟的。
正因如此,中方把寿险当成关乎国计民生、金融大局的重要领地,外方也把它看作一个富矿。更进一步,其时,稳妥商场的打开现已领先于其他职业。所以中美、中欧商洽都在寿险商场打开上锱铢必较。
2、明杠:格林伯格不是一个人在战役
1999年11月15日,中美签署协议,在华外资稳妥“整个感觉是圣诞节提早了”;
半年今后的2000年5月19日,中欧达到协议,我国稳妥商场打开的格式开始框定。
两份协议中关于稳妥商场准入问题都有这么一条规矩:答应外资公司以合资方法进入我国寿险商场,外方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权不得超越50%。
此前批设的外资寿险公司中,绝大多数以合资方法建立,两边股比多为51:49,有的外方占51%,有的中方占51%。
只要榜首家敲开我国商场大门的外资稳妥公司是个破例——美国世界集团(AIG)旗下的美国友邦人寿稳妥公司(AIA)在上海、广州、深圳拿到的都是100%全资运营的车牌。
依照中美、中欧之间达到的协议,我国“入世”之后,只答应外资寿险公司在华建立中外合资公司,并且外资股权份额不得超越50%。
依据这一准则,AIG将来再在我国建立友邦人寿的分公司,也要改成“合资公司”。所以,美国方面提出,中美协议中还包含一个“祖父条款”,或称“不追溯条款”,答应AIG坚持现有的全资寿险公司的形式。
美国方面以为,这一条款的意思是:不光AIG现已开设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全资寿险分公司持续运营,并且将来在其他当地建立新的寿险公司时,还能够持续由AIG100%控股。
这显然是不行承受的。
依据WTO规矩,在我国“入世”之前,一切的双边协议都有必要汇集成一个单一协议,也便是说,我国对任一WTO成员的承诺有必要同等地适用于其他一切成员。
独自对AIG开这个口儿,欧盟首要不干:
依据WTO“无差别准则”,我国“入世”今后应当对一切国家天公地道,对一个公司适用一套规矩而对其他公司适用另一套规矩是不行承受的。
并且说,对这件事怎么处理将给世界一个重要的信号:我国是不是一个公平、公平的商场。欧盟官员在各种场合向中方论述这一观念,乃至不远万里来到我国,向我国领导人当面讨个说法。
关于我国来说,这也颇费踌躇:一边是美国,一边是欧盟,不论我国倾向哪边,另一方都能够阻遏我国“入世”。
并且,假如答应AIG将来持续建立全资寿险公司,这一待遇又要适用于其他国家,那么中美、中欧协议岂不是白签了?商洽时严防死守“外资股份不超越50%”底线岂不是白忙活了?
所以,我国一再声明:我国将严格遵守WTO规矩,相等对待一切成员,一旦参加WTO,我国决不会给予某国、某公司高于其他国家、其他公司的待遇。
各方争执不下,便把问题带到了2001年9月的日内瓦会议。在厚达上千页的协议文件中,仅对一个阶段的解说有不合,成了终究商洽的“卡点”。
会议期间的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突击,经过两天多的休整,会议于15日清晨完毕。但那个小小的稳妥问题并没有处理,而是被绕了曩昔,只留下一些不置可否的说法:
代表们赞同AIG保存全资公司的权力,一起着重其将来再设寿险公司时不能具有50%以上的股权,并且确保欧盟公司将来具有与AIG相同的权力。
一位欧盟交易官员称这些遣词“赋有创造性的含糊”,他说:“咱们决议完毕这一进程,而把某些条款的详细意义先放在一边”,这反映了一种期望:确保我国“入世”进程不因单一商场的准入问题而流产或耽误。
一位美国交易官员则说,由于纽约和华盛顿遭受恐怖主义突击,美国决议把我国“入世”当作“文明国家联合”的一个信号。
可是,这一“赋有创造性的含糊”并没有处理AIG的严重关心。所以,遵循朱镕基总理的指示,中方交易商洽代表龙永图与AIG董事长格林伯格于2001年11月在上海进行了1对1的商洽。
终究成果是两边各有退让,达到退让:赶在“入世”之前,中方为友邦批设独资的北京分公司、姑苏中心支公司,以及东莞和江门支公司。我国“入世”妨碍打扫。
2001年12月11日,多哈协议签署,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如同是为了见证这一前史性事情,2002年新年到来之前,又一批外资稳妥公司(6家)拿到了进入我国商场的许可证。
3、密议:杏林山庄会议
黑云压城,角声满天。
2000年5月10日至12日,北京杏林山庄,我国保监会组织了一期“稳妥高档办理人员WTO训练班”,参训的都是中资稳妥公司的头头脑脑们。
会议邀请了专家学者和外经贸部官员介绍WTO的来源、基本内容、基本准则,以及商洽进程、商洽内容、利害剖析等。
然后是分组讨论。
咱们如同有点懵,竟然冷场了15分钟。然后一家寿险公司的老总打破僵局开言道:
寿险业是一个长时间慢堆集的进程,太心急未必有优点。与外资比,不论从哪个视点看,你都是婴儿,人家是伟人。可是从家电职业走过的前史看,打开越早越好,能有时机进步竞争才能,经过十年,成为强者。
另一家正在对外招股的寿险公司董事长说:
最大的问题是观念问题。欧洲大公司的老板们来访,咱们要好好招待,让他们看看公司的实力、热心、办理状况。虽然是在公司食堂吃饭,但要让他们感触我国食品文明的博学多才,搞了一些雕花等工艺,自我感觉不错。成果他们反应:你们这么吃得花掉多少本钱?从机场过来一路警车开道,咱们在欧洲从来没有这个待遇!
其时我国仅有再稳妥公司的领导吐槽道:
咱们的再稳妥事务受制于人,有时不得不对外分保,有时不得不承受严苛条件。咱们要运用法令来维护和支撑国内稳妥公司。
《稳妥法》规矩,非寿险事务20%法定分保,除此之外的事务也要优先向国内稳妥公司分保。可是上一年非法定分保部分,1.1亿美元留在国内的缺乏500万。其间有分保条件的问题,但也不全是,有的公司说触及“商业秘密”,那么请问:对中资公司是“商业秘密”,对外资就不是“商业秘密”了?
一家合资寿险公司的中方董事长说:
运营了两三年,现已亏掉一个亿了,把资本金亏光今后就要注资,外方乐意持续投入,但中方股东对“8年亏本”这个说法不能承受。外方很注重人才培养,每年把咱们的干部送出去训练三个月,这些人回来今后基本上都帮外方说话。
一位保监会领导说:
这次会议的重点是研讨稳妥业迎接应战的应对办法。说“应战”是好听的,实际上是“困难”。机会当然也有,比方咱们也能够走出去。
大公司都出去过,太平洋、安全出去了又回来了;人保一向有海外组织,在欧洲承保了几个华人饭馆,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现在现已进来的几家外资公司,我都看过,横向比,咱们的办理差得很远,不是一点点。
比方说:
外资公司没有发生过经济案子。咱们中资公司呢,会开得少吗?文件发得少吗?咱们还有一支纪检部队呢!莫非外资公司的人不要钱?绝大多数都是冲着钱去的,可是他们的人包含总司理,如同有一层玻璃隔着,看得到钱摸不着钱,内部规章制度很健全。
咱们一个县支公司司理的办公室,比友邦上海分公司总司理的办公室都大都气度。外资的法令观念、合规观念很强,这样的外资最可怕,比方交兵,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对手,比苟且偷生、烧杀抢掠的对手更难抵挡。
时任保监会主席马永伟作作业报告,指出:曩昔8年来的打开,与“入世”今后的打开相比照,有两个特色:
①曩昔打开都是坚持“以我为主”,自动权在我,哪个国家的哪个公司以何种方法进入我国商场,都由我决议;“入世”今后,有必要依据非轻视准则,依照双边协议的一切承诺进行打开。
②曩昔束缚较严;“入世”后,有必要依照协议规矩的有关进程打开商场。
马永伟说,WTO既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祸不单行,要以平常心对待,既不要犯恐惧症,也不能漫不经心。中资公司要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转化,强化办理,假如新瓶装旧药,病是治不好的。
马永伟剖析了“入世”对我国稳妥业的影响,并提出了详细的应对办法,包含恰当添加商场主体、开展中介商场、培养再稳妥商场、拓展资金运用途径、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监管、加强世界合作等。
4、战略:对内打开,靓女招婿
对外打开必先对内打开。
在2001年末我国参加世界交易组织前,保监会一次性赞同了中资股份制稳妥公司在全国各地筹设数百家分支公司。
新华人寿一家就批设了100多家,其间分公司20余家,中心支公司约100家。泰康人寿也批了100多家。
别的,永安财险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稳妥公司等也批设了不少分公司,“兵保”出疆,本来“区域性公司”的概念如同现已没有了。
如此大幅度的开闸放水,远远超出各家稳妥公司的期望和志愿。依据常规,各公司来年想在哪些当地开设分支组织,要向保监会呈报请求,保监会在申报名单上挑挑选选,刷掉一批,剩余几家。
这次却不同了,有的公司比较“保存”,榜首次没报够,保监会就给公司领导打电话,暗示:你们把你们终究要设组织的当地都考虑进去,一次报个够。
公司说:咱们暂时没想设这么多分支组织,才能也达不到啊,不是有个规矩吗,批设后准备期为半年,底子忙不过来,咋办呢?
保监会说:没事,半年到期了我也不催你。所以,有的公司就摊开我国地图,对着地图画圈儿。报上去今后,保监会如数照批。
保监会领导说得理解:一次性批那么多分支组织,为的是应对“入世”,由于“入世”今后外资就能够要求国民待遇了。有领导说了,咱们是“打开性的维护主义”,稳妥商场打开,绝不是大门打开,让外人随意获取真金白银,意图是为了促进自己开展。
未经考证的民间传说:我国古代,大户人家素有搭彩楼、抛绣球、钓金龟婿的“非物质文明遗产”。
2000年10月,保监会一次性赞同恒安、东方、生命、民生等四家公司的从业资历,要求它们作为“合资寿险公司中方主体”,寻求外资同伴建立中外合资寿险公司,其间外资占股不得超越50%。
这一构思的逻辑是:所谓“打开”便是发车牌嘛,商场最稀缺、外资最巴望的便是车牌,既如此,咱就先备好了四个“壳”,囤积居奇,怎么?此所谓“靓女招婿”是也。
剧本挺好,仅仅排演进程中出了点差错,好事多磨,国家方针也一变再变,由“合资”改为“参股”,终究抛弃“拉郎配”。
某“恨嫁佳人”怨道:几年之中,咱们触摸了28家外资公司,并与其间几家进行了实质性商洽,但终究都没有成功。总的感觉有两个:
一是外资公司食欲太大,存在非分之想。
最典型的是美国某稳妥集团,它并不具有保监会要求的“五三二”条件(50亿美元财物、30年运营前史、在华建立代表处2年),企图经过与咱们合资进入我国商场。
可是他们的要求却很过火,一向坚持要求在运营办理方面具有操控权,并且它终究的意图是取得肯定操控权。它要求咱们承诺:在将来国家方针答应时外方可具有超越50%的持股份额。这样的条件是与我国参加WTO的承诺相违反的,也是咱们不能承受的。
二是跟着状况的改动,外资挑选中方同伴的战略也在改动。
比方某美资公司、某英资公司,开端时对合资表现出极高的爱好和热心,活跃进行商洽,自动提出一些比较优厚的条件,意图以合资作为跳板,提前进入我国商场。
可是到了2001年末,两家外资稳妥公司相继取得商场准入后,立刻改动了战略,不再与咱们持续商洽,而是别的找了非稳妥范畴的合资同伴。
咱们剖析,首要有两个原因:
①外方嫌咱们整体实力小,也没有现成的网络能够使用;
②外方更乐意寻觅那些没有稳妥布景的我国企业作为合资同伴,以确保外方在合资公司中的运营操控权。
跟着我国正式参加WTO,稳妥商场进一步打开,外资稳妥公司进入我国相对变得简单,中方“壳”公司作为合资主体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商洽更加困难。
所以,保监会修正初衷,把“合资”的硬性要求下降为“参股”(外资份额在25%之下),并需“先参资再开业”。
中方“壳”公司招了人、租了职场、收购了IT体系、备妥了稳妥产品,乃至现已领取了运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便是开不了业。
商洽中,“外方使用我急于提前开业的心境,迫使我方做出严重退让,一方面竭力压低股价,另一方面又在公司运营办理权方面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
并且,“依照相关规矩,外资参股不得超越25%,单一外资股东参股份额不得超越10%,外资遍及感觉难以承受。”
终究,保监会审时度势,不再硬性要求“引资参股”。
非诚勿扰,不胜其扰。
“四大佳人”的终究归宿:恒安配对成功,与英国规范人寿结成合资公司;生命人寿引入日资公司参股;东方人寿与民生人寿坚持“本性”。
5、谈资:牛气与脾气
2001年12月22日,国务院公布《外资稳妥公司办理法令》,从2002年2月1日起实施。
关于外资稳妥请求建立营业性组织的条件共有三条:
运营稳妥事务3年以上,财物总额50亿美元以上,在华建立代表处2年以上。
但这仅仅“必要条件”而非“足够条件”,契合这些条件者,其请求才有或许被监管机关受理,至于能不能拿到执照,什么时候能拿到执照,自动权彻底把握在我国政府手里。
依据《法令》,外资稳妥公司提出请求后,稳妥监管机关有必要在规矩的时间内作出是否受理或是否赞同的决议,假如不受理或不赞同,有必要书面通知请求人并说明理由。
了解我国文明的外资代表们都鬼精鬼精的,没人蠢到真拿这一规矩去“要个说法”。
大门时开时合,让谁进不让谁进,自有玄机。
1999年4月,在我国总理出访美国、加拿大前夕,作为“礼物”,我国政府史无前例地一次性赞同4家外资稳妥公司筹建在华营业性组织。
2002年4月9日,我国国家主席拜访德国时告知德国总理,将给予慕尼黑再稳妥公司在华营业执照。鉴于以往屡次有过这样的景象:
领导人出访时作出承诺,到保监会真实发文,中心或许有长达两个月的距离。
慕再很明理,并没有催问保监会,防止给它形成压力。4月26日,慕再董事长拜访我国,对中方表示感谢,保监会才决议发给批筹的红头文件。
7月10日,瑞士再稳妥公司北京代表处也收到了保监会批文:获准筹建在华分公司。瑞再建立我国代表处比慕再早一年,提交请求也早一年,但瑞再拿批文比慕再晚了俩月。“榜首家进入我国商场的世界再稳妥巨子”桂冠被竞争对手摘去。
过于强势者往往惹人不爽。
我国“入世”商洽的终究关头,便是AIG作梗,搬出“祖父条款”来说事儿,给中方尴尬。
据传,紧要关头,前方商洽小组曾于深夜给稳妥职业监管领导打电话,期望他能飞去美国,与AIG董事长格林伯格坐一坐、聊一聊、喝喝咖啡。
领导说:他到我国来开展事务,是我监管他,我不行能去美国压服他,他假如乐意来,我能够给他做做作业。
2002年6月7日,友邦稳妥北京分公司开业。当天早上8:30,监管总部刚上班,格林伯格驾到。监管一把手不出头,派了分担世界事务的副职见格林伯格,上来榜首句话:我只要15分钟,9点钟还要开会。
当天上午的开业典礼没有监管总部的人参与,只要北京监管负责人出头念了个稿子,首要着重友邦北京分公司有必要依法运营。
你再牛气,我也有脾气。哼!
名词解说:“祖父条款”,grandfather clause,即“不追溯条款”。它的意思是:特定人群原先现已享有的特权,不因新的法令条文而遭到束缚。美国南北战争中,南边蓄奴州失利,战后,应赋予一切成年公民以选举权,不分肤色。南边各州心有不甘,就另设了选民需“具有阅览才能”这一束缚性条件,意图是将没文明的“黑奴”扫除在外。可是白人中也有文盲,为了防止这一阴招误伤“队友”,又补充规矩道:此前现已取得选举权的白人,不受此条件束缚。这便是“祖父条款”的来历。用咱们了解的说法,便是“白叟老办法,新人新办法”。AIG和美方坚持“祖父条款”,便是要连续友邦开设全资分公司的做法。